結婚是人生大事,象徵即將走入人生另一個階段,是多麼開心的事!但大多數新人光是聽到迎娶的禮俗流程,就一個頭二個大,但其實只要了解每個儀式跟步驟跟其象徵意義,就不覺得難了!AS影像幫準新人們,用一張表格讓新人們簡單易懂不慌亂,其中包含了儀式內容說明,還有最重的就是執行要點了!最後還是要說,各地禮俗皆有所不同,本文僅供參考,但求歡喜就好。
As Photo Photography – AS影像 | ||
迎娶儀式流程 | ||
項目 | 內容 | 執行要點 |
準備 | 前導禮車駕駛及新郎於一周前同時段勘查,匯整行進路線、暫停車位、聯絡電話、座安排等資訊。 | 講究者須另覓回程,有不走回頭路之意。 |
集合 | 新郎、媒人及迎親人員於家中集合,喜花別於胸前;男方主婚人陪同新郎祭祖,祈求迎娶順利,新郎發紅包及相關資料給迎娶人員,並持捧花上車。 | 禮車裝飾:車綵裝飾禮車車門把手,囍字貼於擋風玻璃右上方,新人禮車外加大紅綵帶及車頭彩。 |
出發 | 迎娶車隊準備出noonhe前往女方家、吉時一到,車隊出發,家人燃放鞭炮。前導禮車:伴郎、媒人、攝影;新人禮車:新郎、花童 | 禮車數量:二、六、十或十二,不建議讓攝影師自行開車避免脫隊或漏拍重要畫面 |
迎娶 | 車隊到達前,女方於門口燃放環炮歡迎,女方男童端兩顆綁紅紙帶蘋果(或柑橘)迎接,新郎摸過蘋果並給男童紅包。 | 車隊抵達前十分鐘,先通知女方親友準備,快抵達前讓攝影師下車拍女方燃炮及男方車隊抵達之畫面。 |
入女方家 | 新郎由媒人陪同進入女方家,迎娶人員尾隨,新郎將奉花交給女方媽媽;女方招呼男方入座,並招待桂圓茶(或雞蛋茶),好命婆(或媒人)牽新娘到客廳。 | 討喜:或由新娘好友出題考驗新郎,新郎闖關後,持捧花迎接新娘。完成後,請大家手機關靜音。 |
祭祖 | 新人並立於神明桌前,由女方母舅點燃香燭,新人向神明及祖先各行上香禮。 | 建議儀式進行前,先拍攝全家福。
香為排香(無腳香) |
拜別 | 女方家長坐於客廳主位,新人跪於面前行禮,媽媽將捧花和扇子交給新娘,爸爸(或父母一起)幫新娘蓋上頭紗。 | 須為新人準備跪墊。
須留意是否有致贈紅包儀式。 |
出閣 | 吉時到,媒人持米篩(或黑傘)遮於新娘頭上與新郎陪同新娘走出大廳,新娘先上車,新郎繞車頭上車。駕駛將青竹加豬肉(及紅包),繫於禮車車頂或車身側。女方將陪嫁品給男方搬上禮車。 | 出閣前,務必確認門口至禮車之動線順暢,且禮車已於門口停妥。 |
擲扇 | 禮車出發前時,新娘將小扇子從禮車內丟出,新娘兄弟將扇子撿起,並由女方媽媽潑一盆水;女方燃放環炮歡送。 | 新娘有兩把扇子,一把留善娘家,一把帶過去夫家。潑水則寓意為夫家帶財。 |
十二版帖 | 新郎於迎親禮車啟程一小段後,自行下車返回送岳父母十二版帖(丈人帖)。 | 如路程近或時間充裕,可依傳統由新郎帶帖子返回,親自迎接岳父母。 |
拜轎 | 抵達男方家時,男方燃環炮歡迎,媒人及新郎先下車;男方男童端兩顆綁紅紙帶蘋果(或柑橘)迎接,新娘摸過蘋果並給男童紅包,媒人手持米篩(或黑傘)為新娘遮天,和新郎帶新娘入門。 | 車隊抵達前十分鐘,先通知男方親友準備,快抵達前讓攝影師下車拍男方燃炮及車隊抵達之畫面。 |
求緣 | 入門前,媒人於大廳灑鉛粉,曰”人未到,緣先到” | 或將緣錢掛於男方門把上。 |
過火破煞 | 門檻前置火爐及瓦片,新娘跨過火爐並踩破瓦片。男方請陪嫁人員入座,駕駛將青竹或甘蔗缷下,懸於大門框上,紅包由懸掛之駕駛取走。 | 不便燃燒木炭時,可於炭上圍一圈紅紙取代。新娘跨火爐時,媒人將新娘裙擺提至膝部位置即可。 |
拜堂 | 新人進入大廳,由母舅陪同祭拜神明祖先,新人行上香禮;新人面對面,新郎掀頭紗後,夫妻相拜。 | 香為排香(無腳香),須給母舅禮(點燭禮)。 |
奉茶禮 | 男方長輩及主婚人端坐廳堂,新娘奉茶並稱呼,長輩喝完茶後給新娘紅包。 | 如要進行奉茶儀式,亦可於坐錠後或於喜宴結束後進行。 |
坐錠 | 洞房內擺兩張椅子,椅子上鋪新郎長褲一件,褲子下(或口袋)於錢幣,新人入洞房並肩而坐,象徵夫妻一體,有財有庫。 | 掀頭紗:如無拜堂,新郎於坐錠時為新娘掀頭紗,以下儀式皆可於新坐錠時同步於新房內進行。 |
舅子進燈 | 新娘兄弟持新娘燈(舅子燈),置於新房床上,並唸”舅子進燈,新人出丁”。 | 或由舅子點亮床頭燈。 |
子孫桶 | 五福之人提子孫桶進新房,並將桶內紅包取走。 | 五福之人:富貴才子壽具全之人。
子孫桶則為嬰兒尿桶澡盆等組成。 |
同心圓滿 | 媒人盛一碗豬心,餵新郎新娘吃,象徵夫妻同心,再餵新人吃湯圓,象徵甜蜜圓滿。 | 或由新人互餵。 |
晚輩奉茶 | 男方晚輩進房奉甜茶及喜糖,並稱呼新娘,新娘回應後,贈與探房禮(紅包或小禮物)。 | |
翻舖 | 男方男童於新床上翻滾。 | 或由新郎脫鞋後在床上跳一圈。 |
招待陪嫁 | 男方請女方陪嫁人員吃湯圓,並於大廳內合影。 |
*各地禮俗皆有所不同,本文僅供參考,但求歡喜就好。